编者按: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引导激励广大教师自觉弘扬教育家精神,树立“躬耕教坛、强国有我”的志向和抱负,上外三亚附中党总支推出“弘扬教育家精神”系列报道,展示一批优秀党员教师风采。
刘淑贵:中共党员,语文特级教师。曾荣获“全国模范教师”、首届大国良师特殊贡献奖。坚守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:诗化语文—从语文教学走向生命语文教育。
“做学生生命长河中优秀的引路人”是刘老师作为一名教师,更作为一名党员朴素的教育坚守。
将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,由燕赵大地到帝都教育高地清华附中,再到文化前沿的杭州,最终驻足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,她用自己这份不变的坚守,和孩子们书写着不一样的教育故事,温暖了岁月,成长着彼此。
“孩子要成长,未来要发展,仅仅依靠读课本和题海战术,那无法激发孩子内在更大的力量。” 她喜欢早早到校,和孩子们一起读书,“让身体满溢油墨香”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。即使紧张备考的日子,仍然乐此不疲地坚守读书的习惯,延展生命的宽度,拓展思想的厚度。已毕业十几年的学生,回忆起那段相守读书的时光,仍充满了期待与留恋。
“教育是成全与成就,更是生命的相互唤醒与影响。它需要爱与责任,更需要智慧。”这是刘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而她也是这句话的践行者。
怀揣新时代的大语文思想,她走进教室,走进课堂,走进学生,更走近身边的语文老师,传播爱的种子,更播撒关注生命语文教育的智慧之光。
教学实践中,她首次确立“诗化语文——立足大语文,聚焦核心素养,打造生命语文教育”的教学主张;写作教学中,首次提出“三化六环节”教学法,即“写作活动化,活动生活化,生活写作化 ”,“重积累——激灵感——写真实——开思路——讲序列——会自改”。她植根课堂,关注生命语文教育最高的追求,播撒语文美丽的种子,点亮一颗颗智慧的火花,让每一个青春的生命在这样的课堂上都能得到尊重、自由与幸福,绽放生命的精彩。她引领孩子们学会自己去寻找、去发现、去思考、去领悟,甚至去感动,在他们笔下流淌的文字肯定是真实的、有温度的,而不是假的、甚至冰冷的。在这样的大语文世界里,语文不再呆板,不再狭隘,而是灵动而又丰富有趣有味的存在。一个学生在随笔《被惊喜充满的语文课堂》中,写道:每每上语文课,总会有不一样的惊喜,因为刘老师充满创意的大脑总会使安静的方块字跳起舞来……
2013年首次成立个人命名的工作室,2017年挂牌省级名师工作室,她以名师为引领,以语文学科为纽带,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,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,以专题研究为导向,通过课例研究、读书沙龙、网络研修等方式,整合资源、团队培养、整体提升,在培养名师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教科研水平的再次提升,以自己的努力及人格魅力影响着一批年轻教师,一次次交流使越来越多教师的心灵“苏醒”,快速成长。近几年来,她培训授课、讲座百余次,受益教师几万人,三次应邀赴新疆,建立工作室辐射基地,为在校大学生进行面对面讲座指导,将大语文教育思想结合新时代需要进一步推进。
在上外三亚附中的校园里,课间或休息时间,总会见到被学生包围的刘老师,脸上总是写满开心的笑,这是一种幸福的师者情怀,也是教育家精神的涓滴诠释,更是一个教育人永恒的追求:让生命教育不断向生命更深处漫溯。
结束语: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,无数教育家辛勤耕耘,为实现教育强国孜孜以求;这是一个非凡的时代,无数教育工作者弦歌不辍,为百年梦想砥砺前行。让我们立足岗位,用细节和行动去践行初心;让我们走上讲台,用热情和精诚去润泽心灵;让我们走下讲台,用爱心和智慧去点燃生命;让我们牢记使命,用情怀和执着去追逐心中的红色理想。
撰稿:党办
编辑:苏靖雯
审校:黄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