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3 月 23 日,第 35 期真人图书馆活动“古琴:穿越千年的国潮之声”如期举行。此次活动为即将开幕的第五届民族魂活动提前预热。古琴,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,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。这晚,在这片知识与文化交融的殿堂里,师生们共赴一场视听盛宴。
本期真人图书馆主讲嘉宾为我校创校校长朱玮雪女士。当主持人王梦玲老师宣布朱玮雪女士到场的那一刻,全场掌声雷动。朱玮雪女士虽已退休,但她往昔谋求学校发展、助力师生成长的情景历历在目。如今,她满怀热忱再回到校园,再度站在熟悉的大礼堂上,将对古琴文化的热爱传递给学生们。这份牵挂与付出,让师生们感动着。重逢的惊喜与浓浓的感激在礼堂中交织,掌声久久不息。
朱玮雪女士不仅是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、学校管理的出色领导者,在古琴艺术方面也有较高水平。作为《中学生古琴文化教程》的副主编,她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古琴文化,将千年琴韵注入现代教育体系。
讲座伊始,朱玮雪女士向师生分享了她与古琴结缘的故事。从最初的教学需求到最终的文化追求,十五载弦歌不辍,现今成为琴学传播者。
朱玮雪女士向师生讲解古琴构造,讲析音色、记谱法等古琴知识,让师生了解到古琴文化融合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。她还通过播放不同流派演奏的《流水》,让学生们感受古琴音乐的多样性。
朱玮雪女士向师生介绍了古琴走上中国外交舞台的故事:习近平总书记赠送普京仿制的明代古琴,还邀请过马克龙欣赏古琴曲《流水》,表达了中法两国之间深厚的文化交流与友谊,以及“高山流水遇知音”的美好寓意。她还分享了著名古琴家查阜西的故事,鼓励大家做古琴文化传承的小使者。
讲座尾声,朱玮雪女士邀请学生们上台回答讲座前提出的三个问题:为何古琴定为七弦?为何将琴置于“琴棋书画”首位?我们能为古琴的传承做些什么?学生们纷纷举手,踊跃回答。获得回答机会的学生上台,结合所学阐述对古琴文化的理解。现场气氛热烈。
朱玮雪女士与潘平老师合奏了一曲《杏坛》,悠扬琴音让师生沉浸在千年的古韵之中。
活动在集体诵读的诗歌“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,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……追光的人,终会光芒万丈。”中圆满结束。 激昂的诗句表达着对朱玮雪女士的敬爱,也展现出学生们传承文化、努力奋斗的决心。学生代表为她献花,再次向她表达诚挚感谢与崇高敬意。
此次真人图书馆活动,在朱玮雪女士的精彩分享下,师生们不仅领略了穿越千年的古琴的独特魅力,更在与她的重逢中收获了温暖与力量。相信上外三亚附中的师生们定会将古琴文化发扬光大,让这穿越千年的国潮之声,在校园中持续回响,绽放新的光彩。
通过真实的人物经历,不同的人生故事,启发学生打开更广阔的视野,开启生涯认知,找寻到心中的理想,找到未来人生的方向。
朱玮雪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(简称“上外三亚附中”)的创校校长。她扎根中学基础教育领域37年,积累了深厚的教学与管理经验。2000年,她创办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(简称“上外附中”)国际部,成为了上海市教委首批批准成立的公办学校国际部之一。2019年,朱玮雪响应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号召,受上海外国语大学委派前往三亚筹建上外三亚附中。她秉持上外附中的办学理念,结合自贸港的教育需求,以“宽教育”理念为核心,打造育人文化,致力于将上外三亚附中建设成为海南教育的新标杆,为自贸港培养国际化人才。朱玮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,尤其钟爱古琴文化。她在上外附中和上外三亚附中先后开设了古琴课堂、成立了古琴社,并组织编写了《中学生古琴文化教程》,积极推动古琴文化的传承与推广,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。
下期真人图书馆再见!
真人图书馆|聚焦生态文明,探索环保新知——第33期“真人图书馆”活动
真人图书馆|2024年“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海南行”三亚报告会——地球演化的沧海桑田之变
真人图书馆丨第28期:中科院范瑞祥院士讲述“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创新和发展”
真人图书馆丨龙乐豪院士:仰望星空,脚踏实地,一代航天人的逐梦生涯
撰文:唐俐丽
摄影:苏靖雯
编辑:赖正兴
初审:傅琴瑶
编审:苏靖雯
审校:黄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