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教研水平,推动海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,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发起2025年海南省基础教育“教研大讲堂行动”。3月11日,首场“教研大讲堂行动”(中学历史专场)在我校大礼堂举办。本次活动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,引进省外先进经验、推广本土优秀成果,促进教研互动升级。
2025年3月11日上午,由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主办、三亚市教育局协办、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承办的的海南省基础教育“教研大讲堂行动”(中学历史专场)在我校隆重举办。活动以“AI赋能历史课堂教学:数字工具的应用与反思”为主题。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,省教育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陈振华,三亚市政府副秘书长吉才冠,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王琰春,三亚市教育局党委书记、局长杜井冈,我校党总支书记、校长方正明等领导参会,开幕式由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党总支书记、院长孙自强主持,吉才冠副秘书长致欢迎辞,陈振华副厅长发表讲话。
吉才冠副秘书长表示,此次活动是三亚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,三亚将紧扣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,深化教研一体化改革,将教研成果转化为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,并提出“以创新突破打造特色”等倡议,呼吁全省教育系统共同助力三亚建设教研强市,打造“学在三亚”品牌。
陈振华副厅长在发言中表示,“教研大讲堂行动”作为全省教研改革的核心平台,需加快成果转化,构建跨区域教研共同体,以培养适应自贸港建设需求的创新型人才。本次中学历史专场以AI技术为切入点,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宏观战略,精准契合历史学科教书育人的核心要义,是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的有益实践,更是我省教研改革发展的良好尝试。他鼓励教师主动学习、勇于实践,将AI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在研讨课现场,来自中央民大附中海南陵水分校的刘容老师以《开元盛世》为课例,与我校七年级学生共同呈现了一节AI技术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的示范课。教学活动中,学生提问富有洞察力,教师引导精准有效,AI技术不仅增强了历史场景的沉浸感,更激发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,也给与会的老师们带来了AI赋能历史教学的新启发。
陕西师范大学徐赐成教授以《AI时代与历史教学之本》为题,为师生们作了高屋建瓴的学术报告。他深入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,历史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,并强调了历史教学的本质和教师的不可替代性。
徐教授强调,历史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价值观,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、批判性分析和价值判断。AI技术可以作为辅助工具,但无法替代教师的启发、引导和情感熏陶。
徐教授认为,在AI时代历史教师应具备的三大魅力:创设自由包容的课堂生态,鼓励学生质疑与思辨;深耕历史学科的独到见解,以学术深度引领学生;打造个性化的教学风格,以人格魅力激活课堂。徐教授呼吁广大历史教师要积极拥抱AI技术,将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,但同时也要坚守历史教学的本质,不断提升自身素养,做一名有魅力、有思想、有情怀的历史教师。
海南省教培院历史教研员吴永青老师对本次“教研大讲堂行动”做了总结发言。吴老师强调,此次活动是海南省基础教育拥抱AI时代的标志性实践。她提出:技术融合需“以人为本”,AI技术应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。她呼吁教师们“以AI为翼,而非被AI所役”,始终将“培养有温度的历史思考者”作为根本目标。吴老师的总结发言为教师们的教学教研工作凝聚了共识、明确了方向、激发了动力。
本次“教研大讲堂行动”在我校举行,让我校师生共同感受到了AI技术赋能教育的重要性。我校将以开放的姿态、创新的勇气,在AI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上外三亚附中的育人新篇章。
撰稿:唐俐丽
摄影:苏靖雯、杨帆、赖正兴
编辑:赖正兴
初审:曹利君
编审:苏靖雯
审校:黄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