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本无华,相荡乃生潋滟,
石本无火,互击而闪灵光。
思想的碰撞,智慧的交锋,便点燃无数灵感的火花!
名优教师示范引领课授课教师
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,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。为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,构建高效课堂,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于3月10日至21日开展了以“示范引领展才思,深耕课堂重落实”为主题的名优教师示范引领课活动。本次活动涵盖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美术、体育等11个学科,15位名优教师进行了精彩的教学展示,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例。
名优教师示范引领课课表
本次活动既是学校各学科多课型教学结构探索的成果展示,也为本学期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提供了实践性示范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,教学部精心组织,各教研组认真备课、听课、评课,确保活动扎实有效。
刘淑贵老师 语文特级教师
语文特级教师刘淑贵带来的《师从名篇》写出人物特点——跟着刘老师学写作一课,犹如一场写作的盛宴。刘老师以学生为主体,从学会观察、经典寻法、独立创作三个方面入手,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深入分析。她巧妙地以《西游记》《秋天的怀念》《散步》等经典作品中的人物描写为例,教会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描绘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性格。在短短一节课时间里,刘老师打开了学生的写作视角,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路,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。
赵韵如老师 语文高级教师
语文高级教师赵韵如的《装在套子里的人》采用小组讨论、交流展示的教学方式,别具一格。她让学生以“套外人”的视角讲述故事,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,对文中关键部分进行细致分析,由形到神,由外到内。赵老师通过介绍历史背景、有效追问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
数学课堂
理性之美 实践与思维共舞
郭爱霞老师 数学正高级教师 特级教师
数学正高级教师、特级教师郭爱霞的《平行四边形》课堂,展现了数学独特的魅力。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,让学生在活动式教学中体会黄金分割之美。她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,化数为形,以数助形,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。课堂上,学生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黄金矩形,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,深刻体会到了数学之美。
徐海周老师 数学高级教师
数学高级教师徐海周的《排列的综合应用》用两个特质点亮了课堂。一是教学设计巧妙精致,他从教材中的一道例题出发,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、思考,综合应用排列的相关知识,深入浅出地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。二是课堂教学过程轻松高效,在教学容量大、教学环节繁多的情况下,徐老师依然能引导学生多次参与课堂教学,行云流水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。
英语课堂
国际视野 阅读与素养齐飞
常新波老师  英语高级教师
英语高级教师常新波的《Learn about a country through its history》旨在通过阅读材料,让学生了解英国的历史,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。他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,在阅读前布置预测文章内容的任务,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;阅读过程中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,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;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围绕历史相关话题展开讨论,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,目标达成度高。
张硕老师 英语高级教师
英语高级教师张硕立足大单元整体设计,围绕“毕业赠言与未来期许”主题展开《Module 8 My future life Unit 2 I know that you will be better at maths》的教学。课程设计紧扣核心素养要求,以“语言能力为基础、文化意识为桥梁、思维品质为导向、学习能力为支撑”为框架,结合生活实际,探讨个人成长与未来规划。课堂环节由浅入深,实现思维进阶,巧设生活化问题链,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意义,将文化意识与情感教育有机融合,落实了“学科育人”目标。
李沛老师 物理特级教师
物理特级教师李沛以“芒果受力分析”导入《物体的平衡》新课,通过阶梯式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平衡概念。他采用《哪吒》电影角色分组任务,激发学生兴趣,设计实验方案,利用简易自制教具完成探究验证,解决了课本实验中摩擦的问题,充分体现“做中学”理念。课堂通过“由现象推结论”到“依结论析现象”的双向思维训练,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,实现了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的有机统一。
陶金生老师  物理高级教师
物理高级教师陶金生的《楞次定律》带领学生经历观察猜想、进行实验、逻辑推导、规律提炼的科学探究过程,在实验、分析基础上认识影响感应电流的因素和楞次定律内容。他结合科技应用实例,如磁电式传感器,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,突出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,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寻找规律,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,从物理观念、科学思维、科学探究、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探索核心素养的落实。
李志军老师 化学高级教师
化学高级教师李志军的《化学之美——晶胞》复习课别具一格。他站在化学美学的角度精心备课、上课,引导学生重构模型,增强知识的完整性和规范性。从认识晶胞、理解晶胞到体验晶胞三个层次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,使复习课立体丰富。李志军老师通过精准的语言、精美且富有逻辑的板书,以严谨的态度影响着学生,在彰显晶胞的结构之美、对称之美、变化之美和空间之美的同时,展现了过硬的基本功和对学科的敬畏与热爱。
吕晓文老师 生物中级教师
生物中级教师吕晓文在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》一课中,将情境与案例有效融入课堂教学。通过播放海南省大田自然保护区的纪录片,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出课题,且一境到底。她运用模型建构法,直观呈现能量流动过程,为学生搭建支架;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,激发学生间思维的碰撞,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合作能力。利用课前预习案、课堂导思案和课后探究案,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、完成探究任务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,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类比推理、模型建构、数据分析等思维方法突破重难点。
徐春飞老师 政治正高级教师
政治正高级教师徐春飞的《法治国家》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,将班级学生分成6个小组,以“大数据、大情境、大结构、大学习、大行动、大思考”为主线,进行思政引领。通过激发学生合作探究,让学生深刻领悟法治国家内涵,深挖如何建设法治国家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引导学生展示交流,真正做到课堂授之以渔,发挥了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。
左燕老师 历史高级教师
历史高级教师左燕的《欧洲文化的形成》以唯物史观为引领,梳理欧洲文化发展脉络,从古希腊罗马文化到中古西欧与拜占庭、俄罗斯文化,清晰阐释文化发展的传承与交流。在分析欧洲文化发展的原因和特征时,她以跨学科视角,剖析欧洲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,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。课堂逻辑严密,以问题链串联各部分内容,从文化成就探讨到文化多样性的理解,再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思考,层层递进,引导学生深入思考,锻炼了学生分析、综合等思维能力。
李光辉老师 地理高级教师
地理高级教师李光辉的《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》从生活实例出发,大量运用学生熟悉的动植物,激发学生思考。他巧妙设置问题,引导学生探究学习,对农业的区位因素从气候、降水、地形、水源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。李光辉老师学科知识储备丰富,语言风趣幽默,对概念的表述精准,将专业知识形象而具体地展现给学生。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中心,从多个维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利用学生储备的知识学习新知识,循序渐进,课堂逻辑性强,有广度也有深度。
朱暖娥老师 美术中级教师
美术中级教师朱暖娥的《视觉中的红屋顶》围绕发现抽象、致敬抽象、理解抽象、表现抽象的思路展开教学。她让学生理解抽象艺术的概念、特点,掌握从具象到抽象的艺术表现方法,尝试运用抽象手法进行简单创作,表达内心情感。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,学生对抽象艺术有了初步认知,能指出作品中的抽象元素,部分学生能清晰阐述这些元素如何传达情感。课堂上巧妙设计的活动,让学生真正动脑动手,实现了思维认知的提升和高效的输入与深层的输出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美感。
潘炳睿老师 体育教师
体育教师潘炳睿的《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》主要采用讲解示范与分组合作探究方式。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示范、教学挂图、组内互相配合等方式,领悟、内化技术动作要点。通过原地运球上篮、三分线运球上篮等多种练习方式,从脚部动作到手部动作教学,从接球上篮到运球上篮,逐步提升投篮准确率。场地布置使用6个篮架,提高了练习密度。整节课学生参与度高,训练强度大,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坚持不懈、勇于拼搏等意志品质。
以“示范引领展才思,深耕课堂重落实”为主题的名优教师示范引领课活动虽已落下帷幕,但大家对教育、教师、课堂等方面的思考仍在持续。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名优教师深厚的专业功底、精湛的教学技艺、先进的育人理念和严谨的教学态度,体现了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持续探索,更彰显了学校在推动教学质量提升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。
每一堂示范课都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刻实践,是教师智慧的彰显,更是对学校倡导的高质量课堂的生动诠释。名优教师示范课激发了全体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热情与思考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,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路径,共同书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。
撰稿:李忠坡 朱伟华
摄影:赖正兴 薛晓笛 苏靖雯
编辑:薛晓笛
编审:苏靖雯
审校:黄旭